◆时间:9月25日至27日
◆地点:山东盖世农产品贸易中心
(济青高速公路零点路口北,乘89、130路公交车到姬家庄下车)
◆主办:济南市人民政府
◆承办:济南市农业局、济南市林业局、济南市畜牧兽医局、济南市贸易服务局
近年来,我市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,认真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“1号”文件精神和市委“四保”中心任务,按照“一个中心、四项重点”的总体部署,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 78.42亿元,同比增长4.7%;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897元,同比增长9.9%,比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增幅高出1个百分点;小麦总产达到122.8万吨。蔬菜总产量256.7万吨、总产值43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5.6%和14%。水产品总产量2.02万吨、总产值2.91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4%和8.5%。
市农业局坚持以实施特色品牌战略为抓手,按照“远抓基地、近抓园区”的思路,不断推动城郊、都市“两型”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。
城郊型农业抓基地。“围绕产业抓特色、围绕特色抓基地、围绕基地抓好各种生产要素集成”,用3到5年的时间重点围绕粮、棉、瓜、菜、菌、药、渔、种8大产业,着力抓好30处特色品牌基地。在建设内容上突出打好“十有”牌,即所有基地都要达到有品牌、有中介、有市场、有龙头、有检测、有网站、有农资专营店、有技术支撑、有制度、有核心示范区的基本目标。
都市型农业抓园区。在发展布局和发展模式上,市农业局坚持城乡互动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,科学规划,统筹发展,根据市区及其延伸地带资源状况和功能特点,以近郊地区为重点,构筑一圈(围绕主城区,在绕城高速两侧着力培植环城都市型现代农业圈)、一带(沿黄河南岸着力打造滨河都市农业风情带)、三区(突出抓好南控都市农业景观区、临港都市农业示范区、园博都市农业开发区)、200个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“1132”都市型现代农业区域经济布局新框架。
在建设理念上突出唱好“十字歌”。即: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要确保“一诺千金”;在发展目标上农业要增效、农民要增收,切实实现“双喜临门”;在发展功能上要集生产性、生活性、生态性于一体,追求“三生有幸”;在发展周期上要大力建设现代设施农业,突破传统种养模式,让农民朋友“四季发财”;适应城乡居民现代生活多元的需要,在农产品口味上追求“五味俱全”;在颜色上追求“六彩缤纷”;在形状上追求“奇(七)形怪状”;在农产品市场开拓上要鼓励龙头企业、合作组织等主体各显神通,“八仙过海”;在发展主导产业上要因地制宜,“就(九)地生财”;在建设标准上要率先实现“十有”目标,并充分发挥其作用,真正达到“十全十美”。